比特币官网

专访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陈伟钢:数字货币交易一定要严打

  最后,区块链还有一大功能――智能合约。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监管查处工作,罚款自动拨款到账,避免了讨价还价的空间。

  综上所述,区块链技术未来在金融监管领域大有可为。但现在,区块链在监管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,任重而道远。

  记者:您曾提及,银行、保险本身就是中介,去中介化就意味着革它们自己的命。那么,当区块链在银行和保险业完全落地之后,未来的银行和保险行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?

  陈伟钢:区块链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,可以使银行、保险业变得更诚信。

  银行、保险公司是社会公认的靠谱、诚信的机构,是获得国家背书的高信用实体。但是近年来,行业内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,一些非持牌金融机构,或者持牌的非金融机构,干着非法的金融业务,它们通过虚假的宣传手段,蒙骗、腐蚀老百姓,让正规银行、保险业的信用受到了损害。

  特别是保险行业,许多人一听到保险,就把它与骗人、坑人等字样联系在一起,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,但确实有保险从业者利用一些虚假宣传甚至欺骗的手段,千方百计地编一些复杂、难懂的条款,目的是为了减少赔付,也使这个行业的口碑受到影响。

  而区块链则可以凭借智能合约技术解决这一问题,保证了公平性。这对老百姓绝对是有利的。对银行、保险业而言,运用区块链也是有利的,因为银行、保险公司提高了诚信度,也会获得更多老百姓的青睐。

  在未来,区块链技术进入高级阶段,实现了高度信任,透明到让所有老百姓都清清楚楚,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职能也会随之改变。

 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,区块链技术会越来越受到银行与保险机构的青睐,越来越获得老百姓的信任,而不会对银行、保险机构带来致命的冲击。

  此外,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,会让网上银行、网上保险变得越来越普遍。银行、保险业跨地区经营会变得越来越普遍。在这一过程中,银行、保险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,未来,一些大银行、科技水平高的银行、保险公司可以实现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,而技术能力有限的小银行、小保险公司则可能会被淘汰。

  03 DCEP对中国非常重要

  记者:与Facebook主导的Libra相比,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(DCEP)有何差异?

  陈伟钢:DCEP其实不是这两年出现的,早在2015年,央行就提出了这个概念。为什么这两年DCEP会突然火起来?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
  首先,是区块链技术成熟后,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大行其道,如果数字货币未来会有长足发展,中国不能没有。可以说,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给央行带来了紧迫感。

  其次,Facebook发布了Libra的白皮书,也加剧了央行的紧迫感。二战以后,美元一直占据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。如果美元和新的数字货币挂钩,那么美元就要继续主导数字货币时代。

  所以中国要尽快把DCEP研究出来,首先在大中华区域实现基于人民币的数字货币结算,然后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、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上百个国家继续推广。

  至于Libra,它并不是一个主权货币。尽管Facebook拥有超过20亿用户,总量很大,但美元还不敢和Libra挂钩,因为Libra的主导者是一个企业。而DCEP的主导者是央行,一旦推出,就可以直接挂钩人民币。DCEP与人民币的挂钩,对我们的国家战略非常重要。

  所以,我觉得DCEP的战略可能不只是央行在做,中央的领导同志可能也在思考。我们一定要跑在美国前面,至少在技术上跑在美国前面。这样,人民币未来才能在国际上占据主动。

  记者:目前来看,推出中国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,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
  陈伟钢:现在最大的挑战,可能还是在技术层面上。

  DCEP的目标是实现M0替代,所以它要和实体的现金一样实现完全离线的支付,也就是交易双方哪怕都没有网,仍然可以进行支付。这就像实体的钱包一样,支付之后,A少了100块钱,B多了100块钱。

  而支付宝、微信上的转账,只是在名义上实现了钱的转移,真正的结算还是要通过银行完成。如果发生了极端的情况,例如银行倒闭了,网络瘫痪了,转账也就无法实现了。

此文由 比特币官网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:首页 > 比特币新闻 » 专访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陈伟钢:数字货币交易一定要严打

()
分享到:

相关推荐

评论 暂无评论